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简要回答
对偶是用字数一样多、结构相同、意义互相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不少同学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遇到对偶这种修饰方法,觉得难度特别大,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下面请跟随小编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 01
对偶的作用: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使两方面的意思互相补充和映衬,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
- 02
对偶俗称对子,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为对仗。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
- 03
单句对偶:用一句对一句叫单句对偶。
例如:天有多高,山有多高。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诸葛亮传》——再小的善良之事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微不足道的过错都予以处罚。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岳坟对联)——青山感到荣幸的是坟里埋着抗金名将岳飞的忠骨,白铁感到耻辱是坟前跪着的是用它铸造的秦桧等人的像。 - 04
偶句对偶:用两句对两句叫偶句对。
例如: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宫赋》——六国结束,四海统一。蜀山树木砍光了,阿房宫才建造起来。
“六王毕”与“四海一”相对,都是主谓词组,“蜀山兀”与“阿房出”相对,也都是主谓词组,且“六王毕,四海一”与“蜀山兀,阿房出”相对。 - 05
多句对偶:用三句对三句,或用更多的句子相对,叫多句对偶句。
例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登上高处向人们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老远的人也可以看见;顺着风势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到的人却觉得很清楚。
声明:本篇经验系酷知网「www.coozhi.com」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排行
- 2 排行
- 3 排行
- 4 排行
- 5 排行
- 6 排行
- 7 排行
- 8 排行
- 9 排行
- 10 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