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网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登录

心理学发现,若孩子不喜欢做4件事,说明他骨子里很自卑优质

1511次浏览 | 2023.07.06 12:05:10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简要回答

我们常说,真不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其实一个人的性格和内心的想法,会通过他的行为表现出来。比如说自卑。要看一个孩子内心是真正强大自信,还是怯弱自卑,我们只需要看他日常表现就好了。心理学发现,若孩子不喜欢做4件事,说明他骨子里很自卑。我们一起来看看,自卑的孩子,到底有哪些表现。

  • 01

    不敢发脾气
    我观察过很多孩子,发现那些有主见、有想法的孩子,在得到不公平待遇后,会大声抗议,把自己的不满说出来。
    但大部分性格怯弱的孩子,哪怕被欺负了,他也只是憋红了脸,一脸委屈地看着你。
    有一次我和一群孩子玩,当时我看一个小女孩特别可爱,就忍不住捏了捏她的脸,没想到她非常严肃地跟我说:“我不喜欢你摸我的脸。”我当时很不好意思地跟她道歉。
    相反,其中有个男孩特别调皮,总是不停地扯另一个女孩的辫子。而那个女孩,却只是小声地回一句“别扯”,也没有做出任何回击。
    那男孩一看这个好欺负,就不停地捉弄她。
    有自信的孩子,能迅速捕捉到自己的情绪,并且用行动赢得别人的尊重。而性格怯弱的孩子,即便内心不满,却也不敢任由自己发脾气。
    这是因为,自信的孩子,确认自己是可以随意表达的。而自卑的孩子,却觉得发脾气是不安全的,会伤害到别人或自己。
    孩子之所以有这样不同的反应,与父母的态度有很大关系。
    当孩子发脾气时,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包容心,就会允许他把负面情绪发泄出来,发完后,再跟他讲事实、讲道理。
    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的任何感受都可以表达。那他与别人相处,便会更自信,也更懂得自尊自爱。
    但很多时候,孩子一哭闹,我们反而先情绪失控了。要么朝孩子大喊大叫,要么直接呵斥他:“别哭了,不许哭!”
    孩子从我们的反应里,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哭是不好的,发脾气也是不被允许的。他就会把这些情绪压抑起来,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敢把不满说出来。
    慢慢地,孩子就会变得自卑胆怯,就算被不公平对待,他也不敢发脾气。

    心理学发现,若孩子不喜欢做4件事,说明他骨子里很自卑
  • 02

    不敢尝试新事物
    自卑的孩子,会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尤其害怕失败后别人对他的评价。
    正因为如此,大部分自卑的孩子,都不大喜欢尝试新事物,因而错过了很多美好的事情。
    有次我听到一对母子对话。孩子跟妈妈说,学校要举办校运会,班上很多同学都报名参加了比赛。
    妈妈问,那你报名参加了哪项运动呢?
    孩子摇了摇头说,我什么也没报,要是没拿到奖该多丢人啊?
    当时妈妈讲了一堆道理,最后,孩子才勉强答应参加一个拔河比赛。因为这是一个集体的项目,就算输了,大家也不会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
    自卑的孩子,会特别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尤其是不好的看法,可能会压得他透不过气来。
    为了避免被人评价,他就尽可能地少表现自己,把自己隐藏在人群中。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即便有机遇,他也可能因自卑而抓不住,错失很多机会。

    心理学发现,若孩子不喜欢做4件事,说明他骨子里很自卑
  • 03

    不愿意见生人,害怕社交
    在心理学上,自卑的定义是:“在内心深处不相信自己是好的、是值得被爱的。”
    自卑感强烈的人,即便有很大的成就,内心深处却依然觉得不安。
    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成就都是运气得来的,自身实力其实很差。而且,别人看到的都是表面,真实的他自己其实很差劲。
    如果别人多和他相处几次,就会“看穿”他,对他充满失望和厌烦。
    为了避免让人看到自己“差劲”,他就会使劲隐藏自己,少与别人接触。
    很多孩子宅在家不愿意出门,可能并不是他性格内向,而可能是,他骨子里是自卑的。他害怕在社交中被拒绝、被排斥,也害怕“差劲”的自己被人看穿。
    为了避免受伤,他就不大愿意见陌生人,也不喜欢社交。

    心理学发现,若孩子不喜欢做4件事,说明他骨子里很自卑
  • 04

    害怕拒绝别人
    一位朋友跟我说,她儿子特别大方,没事就会送一些小玩具给别的小朋友。刚开始她还挺欣慰,觉得自家孩子绅士懂礼貌。但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她彻底改变了这个看法。
    有一次儿子的一个小伙伴过来玩,伙伴看中了一辆玩具火车,想要拿回家。那是她刚给孩子买的,他自己都没玩几次。
    儿子刚开始不吱声,只是抓着小火车不放手。伙伴见状,站起来就走:“真小气,你不给我,我以后再也不跟你玩了。”
    没想到儿子立马追上去,依依不舍地将小火车递到伙伴手里:“给你,但是我也很喜欢它,你不要将它弄坏了好吗?”
    看到这,朋友目瞪口呆。明明是自己的东西,明明也很舍不得,直接拒绝就好了,为什么要委屈自己呢?
    妈妈不知道的是,不敢拒绝别人,正是自卑的一种表现。

    心理学发现,若孩子不喜欢做4件事,说明他骨子里很自卑
  • 05

    因为自卑的人,会认为自己很“弱”,想要讨好别人,被人认可。他经常扮演“老好人”的角色,也常委屈自己成全别人。
    所以,他不敢拒绝别人,害怕被人认为是自私的、不好的,害怕惹别人不高兴而离开他。
    面对自卑的孩子,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多鼓励和多接纳。
    比如孩子说,妈妈我不敢。我们别急着指责说,这有什么不敢的,胆子这么小以后怎么办?
    我们不妨鼓励他进步一点点:“你不敢去和小朋友玩呢?那我们在这里看一会好吗?”
    循序渐进,一次鼓励孩子往前迈出一小步,慢慢的,孩子就能变得胆子大起来。
    又比如孩子在我们面前发脾气。其实是他觉得这是安全的,才敢发泄情绪。我们先别急着生气和制止,告诉自己冷静下来,让他发完。
    然后听一听孩子的心里话,他有什么感受,他想要什么?
    如果孩子的要求合理,我们没必要非让孩子只按我们说的做。如果孩子的要求过分,那可以告诉他我们的感受和担忧。
    当孩子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后,他才有底气拒绝别人、变得自信。
    喜欢做以上4件事的孩子,往往很自卑,你有见过这样的孩子吗?

    心理学发现,若孩子不喜欢做4件事,说明他骨子里很自卑

声明:本篇经验系酷知网「www.coozhi.com」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到785个赞
宝妈带娃遭受的痛苦分为5个等级 你遭受过几个 好心疼
独自在家带娃、带宝宝去商场、带娃坐火车、带娃去医院以及照顾孩子的生活和教育。每个妈妈都拥有对育儿的发言权,她们几乎24小时待命,随时听从指挥,一年365天无休,倾注了她们所有的精力
孩子做过最让你暖心的事情是什么 第三个感动万千网友
孩子的世界充满了纯真和温暖,他们的一言一行常常能让父母感动不已。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无论是女儿还是儿子,他们都能给予父母无尽的温暖。正因如此,孩子做过的最让人暖心的事情
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最好 网友:孩子不孝顺 100个都没用
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无比珍贵的存在。然而,家长们对于一个家庭应该有几个孩子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有的家长认为,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最好,认为这样儿女双全、好事成
爸爸带孩子的各种不靠谱,妈妈看了想哭?快看这几张图
现在很多的家庭都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丧偶式育儿,爸爸在家即使闲着也不会去看孩子,把看孩子的重任全部交给了妈妈。假如宝妈不在家的话,爸爸带孩子就会闹出很多的笑话,爸爸带孩子
长辈对孩子的这3种行为 家长要及时阻拦 不然对孩子不好
许多妈妈都曾经遇到这种情况:长辈们给孩子做一些看似有趣或无害的事情,但实际上可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潜在的伤害。这些行为有时受到文化传统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它
你周围的人生男孩多还是生女孩多?突然为下一代男孩子担心!
你周围的人生男孩多还是生女孩多?突然为下一代男孩子担心! 我妈曾经对我说过,当年生你时,医院里一共生了十个孩子,一共就只有两个女孩,你要是不好好工作,将来肯定娶不到媳妇。当时听
孩子被打后为什么总是哭着哭着就睡着了,相信爸妈看完后就心疼了
孩子被打后为什么总是哭着哭着就睡着了,相信爸妈看完后就心疼了 相信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宝宝的,但是如果宝宝犯了错误,父母也总会狠下心来,对宝宝教育一番。如果宝宝
怎么教都教不会宝宝说话怎么办 父母别担心 用这三招很管用
创造语言环境、鼓励和回应宝宝的表达,以及提供机会与其他孩子互动。近日,我结识了一位烦恼的同事小李。她的宝宝已经两岁多了,但却还不太会说话。我曾去她家玩时,小李的宝宝在与邻居
一孕傻三年是真的吗?怎么避免一孕傻三年?答案如此暖心!
一怀了孕,不仅走路像企鹅,身材严重走形,就连脑子也钝了起来。拿着手机找手机,拿身份证当地铁卡,一出门就忘了自己要去干啥……这些场景,孕妈妈们应该都不陌生。“一孕傻三年”怕是
如何正确挑选纸尿裤 方法不对 宝宝受罪 这些方法要牢记
选择合适的尺码和舒适度;考虑轻薄透气的特性;注意尺寸大小;优先选择表层干爽、吸收尿液能力强的纸尿裤;注意气味是否正常;了解品牌和口碑;灵活尝试不同品牌和型号。最近,我和我的
二胎家庭成长方法:二宝出生后,妈妈应该如何照顾大宝情绪?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宝妈都在争先恐后的备孕和生产,你有没有照顾到原来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宝的情绪?有没有发现自己的大宝情绪慢慢的在发生变化?以前是家里围着转的宝,现在自己的爱
宝宝1岁的时候太黏人 家长别忽视 赶紧学会这6招轻松独立
经常触摸和拥抱、在家进行分离游戏、培养独自适应环境的能力、建立稳定的日常生活规律、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耐心和理解。宝宝长到半岁左右后,很多父母会发现他们变得异常黏人。一旦看不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Sitemap
免责声明:酷知网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2018 荆门市念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40349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