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网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登录

给孩子立规矩不能太晚,上中下策,希望你能拿捏到位!优质

1098次浏览 | 2023.08.20 14:53:52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简要回答

“你不舍得给孩子立规矩,那么就会有人给孩子长教训”,这是作家刘墉说过的一句话,对此我深信不疑。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用“谁家的孩子这么没有规矩”来点评孩子的好坏,这句话明面上是在说孩子没规矩,其实暗指家长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因为没有原则的父母永远教不出懂规矩的孩子。

  • 01

    给孩子立规矩不能太晚,上中下策,希望你能拿捏到位!
    谈到规矩,我们就不得不说一下星二代郭麒麟,不管在哪都懂得“规矩”二字的含义。举个简单的例子:去别人家串门急敲一下再敲两下,绝对不能猛敲多下。
    另外,和别人拍照的时候也不要随便搭在人的肩膀上,吃饭要扶着碗,对称呼长辈要用“您”,见到师兄弟要谦虚的打招呼不得目中无人等等。
    当然,郭麒麟父亲立下的规矩不止于此,从生活习惯到日常学习都有着不同规矩约束着,父亲并没有因为家大业大而放纵儿子,所以在外人眼里郭麒麟永远都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给孩子立规矩不能太晚,上中下策,希望你能拿捏到位!
  • 02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立规矩不能太晚,家长要把握好时机
    老话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流传了千年的谚语其实暗藏了幼儿心理发展的玄机。
    一个人的性格在6岁之前就已经大致成型,从出生到3岁这段时间是孩子心理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3岁时的脾气秉性可以预测到他老年的心理以及行为表现,到了7岁以后就可以预测出一生的状况。
    这也说明3岁是一个重要的分割点,想要孩子有一个好习惯、守规矩、懂礼貌,那么在3岁之前就要让他去接受规矩式教育,告诉他们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事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只有他们懂得如何去自控,才能更好地体现“规矩”的价值所在。
    2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了自主意识,也具备了初步判断的能力,此时是立规矩的最佳时机。
    所以,我们建议父母从孩子2岁的时候就要开始给他们立规矩,根据年龄段逐步地增加规矩类别,从良好的作息时间到生活行为习惯,再到学习、人际交流、为人处世等方面,讲规矩渗透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给孩子立规矩不能太晚,上中下策,希望你能拿捏到位!
  • 03

    立规矩讲究的是“策略”,上中下策拿捏到位才能让孩子更出众
    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教育方式,立规矩也是如此,有人信奉“棒棍底下出孝子”,也有人忠于苦口婆心“讲道理”,可无论哪种方式都不是上上策。
    上策父母:该惩罚时惩罚,该讲道理时讲道理,用规矩先发制人
    聪明的父母教育孩子时不会只用一种方法,他们懂得如何在不同的情况下用不同的方式去告诉孩子,哪些事情是需要受到惩罚的,那些事情又是离不开道理说教,然后通过一系列的事情去给他们一一立规矩,让他们知道以后应该怎么做。
    比如偷东西就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行为问题,该出手的时候就得出手,打一次就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以后不能这么做,如果以后还有发生,那么他们接受的惩罚是什么。
    在或者在公告场合大声喧哗,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讲道理的方式,通过场景故事来告诉他们这是不礼貌的表现,下次一定不要这么做。
    慢慢地,他们就会逐步适应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地去遵守去约束自己,自控力好了也就更容易建立规则意识,让自己成为那个懂规矩的孩子。

    给孩子立规矩不能太晚,上中下策,希望你能拿捏到位!
  • 04

    中策父母:出口成章的大道理,用动之以情的方式去说服
    相比脾气暴躁的父母,那些性格好、素质高的父母摒弃棒棍教育模式,继而采用讲道理的方式,希望通过自己动之以情的方式去感化孩子,让其明白爸爸妈妈是为了他们好,一定不要辜负了父母的“爱”。
    试问一下,你整天和孩子讲道理他们听进去了吗?答案是没有,他们往往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嘴里说着“知道了,知道了”,但是犯错的事情可是一件也没有少做,毕竟有些原则性的错误,想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去改变并不切合实际

    给孩子立规矩不能太晚,上中下策,希望你能拿捏到位!
  • 05

    下策父母: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好孩子都是打出来的
    之前看过一则笑话说:“如果孩子不听话怎么办”?答:打一顿就好了,实在不行再来一顿。虽然是句玩笑话,但是生活中实行“棒棍教育”的父母并不在少数,当孩子做错事、不听话的时候,为了发泄愤怒的情绪不问青红皂白,先将孩子暴揍一顿再说。
    结果呢?孩子短期之内的确变得乖巧听话,可好了伤疤忘了疼,没过多长时间孩子还是该怎样就怎么样,丝毫不记得挨打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了解了父母的套路,棒棍教育也就会失去效果。
    说实话,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注定是失败的,不仅不能改变现状,还影响了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着实是一桩赔钱的买卖。

    给孩子立规矩不能太晚,上中下策,希望你能拿捏到位!
  • 06

    给孩子立规矩,奠定教育基础的同时,父母首先要学会改变自己
    每一个孩子生来就是一张白纸,至于他们变成什么样完全取决于父母手中的画笔,你的画笔是彩色那么孩子必定会积极阳光,相反画笔是黑白色,那么也不要指望他们能成为多么炫彩的一幅画。
    所以,给孩子立规矩之前父母先要改变自己
    你是否有拖拖拉拉的毛病?
    是否言而无信不遵守诺言?
    是否与人交流时没有礼貌用语?
    是否不遵守交通规则?
    等等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都是父母需要第一时间去改变的。
    父母,不仅学会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还要学会给孩子传递快乐的情绪,和孩子成为好朋友,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动向,才能更好地引领他们变得更优秀、更快乐、更懂事。

声明:本篇经验系酷知网「www.coozhi.com」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到576个赞
宝妈带娃遭受的痛苦分为5个等级 你遭受过几个 好心疼
独自在家带娃、带宝宝去商场、带娃坐火车、带娃去医院以及照顾孩子的生活和教育。每个妈妈都拥有对育儿的发言权,她们几乎24小时待命,随时听从指挥,一年365天无休,倾注了她们所有的精力
孩子做过最让你暖心的事情是什么 第三个感动万千网友
孩子的世界充满了纯真和温暖,他们的一言一行常常能让父母感动不已。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无论是女儿还是儿子,他们都能给予父母无尽的温暖。正因如此,孩子做过的最让人暖心的事情
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最好 网友:孩子不孝顺 100个都没用
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无比珍贵的存在。然而,家长们对于一个家庭应该有几个孩子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有的家长认为,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最好,认为这样儿女双全、好事成
爸爸带孩子的各种不靠谱,妈妈看了想哭?快看这几张图
现在很多的家庭都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丧偶式育儿,爸爸在家即使闲着也不会去看孩子,把看孩子的重任全部交给了妈妈。假如宝妈不在家的话,爸爸带孩子就会闹出很多的笑话,爸爸带孩子
长辈对孩子的这3种行为 家长要及时阻拦 不然对孩子不好
许多妈妈都曾经遇到这种情况:长辈们给孩子做一些看似有趣或无害的事情,但实际上可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潜在的伤害。这些行为有时受到文化传统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它
你周围的人生男孩多还是生女孩多?突然为下一代男孩子担心!
你周围的人生男孩多还是生女孩多?突然为下一代男孩子担心! 我妈曾经对我说过,当年生你时,医院里一共生了十个孩子,一共就只有两个女孩,你要是不好好工作,将来肯定娶不到媳妇。当时听
孩子被打后为什么总是哭着哭着就睡着了,相信爸妈看完后就心疼了
孩子被打后为什么总是哭着哭着就睡着了,相信爸妈看完后就心疼了 相信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宝宝的,但是如果宝宝犯了错误,父母也总会狠下心来,对宝宝教育一番。如果宝宝
怎么教都教不会宝宝说话怎么办 父母别担心 用这三招很管用
创造语言环境、鼓励和回应宝宝的表达,以及提供机会与其他孩子互动。近日,我结识了一位烦恼的同事小李。她的宝宝已经两岁多了,但却还不太会说话。我曾去她家玩时,小李的宝宝在与邻居
一孕傻三年是真的吗?怎么避免一孕傻三年?答案如此暖心!
一怀了孕,不仅走路像企鹅,身材严重走形,就连脑子也钝了起来。拿着手机找手机,拿身份证当地铁卡,一出门就忘了自己要去干啥……这些场景,孕妈妈们应该都不陌生。“一孕傻三年”怕是
如何正确挑选纸尿裤 方法不对 宝宝受罪 这些方法要牢记
选择合适的尺码和舒适度;考虑轻薄透气的特性;注意尺寸大小;优先选择表层干爽、吸收尿液能力强的纸尿裤;注意气味是否正常;了解品牌和口碑;灵活尝试不同品牌和型号。最近,我和我的
二胎家庭成长方法:二宝出生后,妈妈应该如何照顾大宝情绪?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宝妈都在争先恐后的备孕和生产,你有没有照顾到原来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宝的情绪?有没有发现自己的大宝情绪慢慢的在发生变化?以前是家里围着转的宝,现在自己的爱
宝宝1岁的时候太黏人 家长别忽视 赶紧学会这6招轻松独立
经常触摸和拥抱、在家进行分离游戏、培养独自适应环境的能力、建立稳定的日常生活规律、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耐心和理解。宝宝长到半岁左右后,很多父母会发现他们变得异常黏人。一旦看不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Sitemap
免责声明:酷知网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2018 荆门市念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40349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