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网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登录

真实的二胎有点吓人,家有俩娃,这三句话,奉劝你永远别说优质

1484次浏览 | 2023.05.12 10:20:55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简要回答

去年是有什么促进生育的大事发生吗?
怎么突然身边好多人开始二胎、甚至三胎了。 ‍‍‍‍‍‍‍‍‍‍
所以很多新手二胎父母都来问,怎么 平衡二胎之间的明争暗斗?
很多人二胎前呢,以为会给孩子多个玩伴,没成想,相爱有,相杀更多。争宠和干架才是常态。
一会弟弟抢了姐姐的书,姐姐愤怒反攻;
一会姐姐多吃了一块饼干,弟弟死活不干;
一会啥原因没有,就纯粹没事找欠,俩人干仗。
总之,拉不完的架,断不完的纠纷。
之前看到过一份研究数据,说是年幼的兄弟姐妹之间,小冲突每小时可达56次。
不知道这个数据的可信度有多少,不过,我感觉挺治愈的:原来我家两娃每天的撕扯完全在正常范围内。
哈哈,所以,要问,这碗水真的端得平吗?
碗都给你踹翻了。
公平与否都是相对而说的,对老大而言的公平就是什么都是自己的,谁让人家是从100%所有到50%平均的节奏呀,少一点都难受。
对老二的公平就是,哥哥姐姐有的,我也要有,哥哥姐姐做的我也要做,谁也别拦着我自己卷自己,谁让人家前边有个标杆摆着呢,能抢一点是一点。
所以啊,对于二胎或多子女家庭,我劝大家尽早放弃 费妈还没啥用的公平养育。
不过,要说真有什么坑一定不能踩,总结下来谨记这三几句话能少说就少说。

  • 01

    1
    你们俩个我都爱,我爱你和爱他一样多
    “我和弟弟,你最喜欢谁?”
    家有二胎,相信很多父母都被老大灵魂拷问过这个问题。
    最狠的是,还有附加要求——只能选一个!
    你是不是想说,当然是都爱啦,我爱你和爱他一样多。
    如果你认为这是最公平最正确的答案,那就 错了。
    在心理学上,父母于每个孩子而言,是只属于他的私有财产,不论形象还是情感上。
    哪怕是亲手足间,在每个孩子心中,父母也是不可以平均共享的。
    这个跟你做得好不好还没太大的关系,哪怕你做得再完美,端水端的再平也没用。
    哪怕两坨shi买回家,他们也会在意颜色、形状、气味,甚至热乎程度是否一样。
    你以为他们在乎的真的是世界上没有两坨完全一样的屎吗?
    他们在乎的是“父母对我的爱是不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你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虽然也很爱兄弟姐妹,但是最爱我的。
    “我很爱你们每一个人,但是最爱你”
    明面上都爱,暗地里偏爱。
    平常可以设计一些每个孩子的专属时光,在那会爸爸\妈妈是属于他一个人的。
    偷摸着给某一个孩子带个小礼物,比如我偶尔接CC放学,会买两个小蛋糕,给她跟DD一人一个,但是还会单独给她买一个冰淇淋路上吃。
    CC就会秒懂这份偏爱。
    或者,有些专门对CC说的话,我会给她写便签,这也是CC目前专属的仪式感。
    包括DD也是,姐姐不在的时候,我会很放肆地表达我有多爱他,让他感觉好像全世界我妈最爱的就是我,没我她就活不了了。
    虽然有点渣,但确实好使。
    只有被用心偏爱过的孩子,才不会计较偶尔的得失,也愿意给予兄弟姐妹更多的包容。内心OS:反正我拥有的很多了,给你一点也无妨。
    那万一两个孩子同时跑过来问,他们俩最爱谁,怎么办?
    不要犹豫,更不要心虚,你只需要大声且理直气壮地告诉他们:
    “当然最爱你们两个人啊,不管再来几个小弟弟小妹妹,我最爱的都是你俩。”
    如果矛盾实在不可调和,咱就干脆把矛盾面扩大。
    两个里做不了唯一,一群里能做唯二,就好接受多了!

    真实的二胎有点吓人,家有俩娃,这三句话,奉劝你永远别说
  • 02

    2
    你看看哥哥\妹妹......
    多子女家庭中,父母常常犯得另一个大忌,就是在孩子之间比较。尤其是,当某一个孩子比较优秀时。
    很多时候,兄弟姐妹的优秀,本身并不会给孩子带来痛苦,但父母的比较,却能让他们沉入深渊。
    不管你是有心还是无意,公开比较孩子,或用任何方式表达某一个孩子是榜样,都会让另外的孩子形成无望感。
    “你看姐姐房间多整洁,你为什么就不能收拾下”
    “你能不能少顶嘴,你看弟弟多懂事”
    “弟弟总能按时完成作业,你怎么就不行?”
    说着无意,听者有心。
    虽然你想的是激励他,向“榜样”学习,取长补短。
    但在另一个孩子看来, 他得到的信息绝不是“我要向弟弟\姐姐学习”,而是“你们就喜欢弟弟\姐姐,他做什么都是对的,我做什么都是错的,我讨厌他”。
    哪怕是比较中那个被夸的孩子,也容易得到不正确信息“我比哥哥\妹妹强多了”,从而更加恃宠而骄。
    这两个结果,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最容易让手足间产生嫉妒和怨恨,带来手足间竞争痛苦和压力的,莫过于父母的比较。
    人家本是亲人,在父母的比较下,被迫成了仇人。
    古往今来,有多少兄弟姐妹间的感情都毁在了父母的比较中。
    心理学家就发现,不少出色的孩子的家庭中,总会有一个不让人省心的兄弟姐妹。
    比起直接比较,还有一种更隐秘的,是针对同一件事的单向夸奖。
    比如两个孩子都想跳一个大水坑。
    姐姐跳过去了,DD犹豫半天没敢跳,你单向地夸姐姐“你真是太勇敢了”。
    哪怕是你什么也没说,DD收到的信息就是“我不勇敢”……
    养了两娃,想必你也早有感悟,每个孩子都有天然的优缺点。
    要么就别夸,要么就都夸。
    “姐姐好勇敢,一下就跳过去了;弟弟也很谨慎,知道保护自己不受伤,你们俩个怎么都这么厉害呢”
    “弟弟真可爱,就像你小时候一样可爱,喜欢趴在妈妈肚子上睡觉”。
    这些“话术”其实都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通用。
    学一下,用起来一点也不难,关键是有心。要带着这份察觉去养育。

    真实的二胎有点吓人,家有俩娃,这三句话,奉劝你永远别说
  • 03

    3
    要不要让老大让着老二?
    二胎家庭,如果因为某个东西而引发了一场争斗,不是因为那个东西有多好,而是因为他恰好拿在对方手里。
    哪怕它是一坨屎,拿在对方手上的那一刻,都散发着令人着魔的香气。
    老一辈的习惯话术是:你是老大,你要让着弟弟/妹妹。
    当然了,后果现在多数人也知道了,通常强制老大让着老二,会有2个明显弊端:
    一是让他有“父母不爱我、偏心弟弟/妹妹”的感觉,性格弱一些的就会影响安全感;性格强势些的,就会愈发叛逆。
    二是对老二的成长也非常不利。长期需要成人庇护的老二,遇到困难只会求援、借助于外界帮助,完全没发展出自己的战斗力,也是很可怕的呀!
    一是让他有“父母不爱我、偏心弟弟/妹妹”的感觉,性格弱一些的就会影响安全感;性格强势些的,就会愈发叛逆。
    二是对老二的成长也非常不利。长期需要成人庇护的老二,遇到困难只会求援、借助于外界帮助,完全没发展出自己的战斗力,也是很可怕的呀!
    当然了, 不提谦让也不行。
    新生代父母如果过于强调大的不必让着小的,那简直是在给自己挖坑……
    “那是姐姐的,你不能抢!”
    “姐姐你的东西,你有权利不给!”
    这么说,很可能让本来因为手足情或是长者风范,而自发谦让的老大,变得完全不肯退让。
    老大内心OS:他叫我姐姐平时还那么可爱,要么我让他先玩会儿?or,哎,他哭得那么惨,我也没有很喜欢,要么玩具让给他?
    结果,你一声令下——“大可不必!”
    得~爱心、怜悯,都给你扑棱没了。
    结局就是,兄不友弟不恭,每天不是在灭火,就是在灭火的路上。
    管哪头都不行,孩子来找你当判官怎么办呢?
    不管真相如何?理在谁那?只要你管,就只能落个偏心。
    所以, 不谈对错,只谈感受!
    昨天姐弟俩还吵架,姐姐跑来和我告状,说自己画被弟弟弄坏了。
    我就问DD有没有这回事,DD说有,但是他是想让这幅画更好看,就加了几笔。
    然后就问我CC,除了难过,你现在还有什么感觉呢?
    她说,我很生气、我想打他一顿。
    我又问DD,你能理解姐姐的难过吗?
    如果是你从幼儿园拿回来的彩泥作品被弄坏了,你会不会也很生气呢?
    DD点点头说会生气,也想打他一顿。 (这现学现卖倒是快)
    明白了对方的感受,DD就小声和姐姐说了对不起。
    当姐姐知道她的难过和生气,被我和DD看到了、理解了,她的气也消了一多半,不再那么咄咄逼人了。
    那么现在,DD也知道自己的行为给姐姐带来了麻烦,你愿意为你的行为负责任吗?
    DD说愿意。
    那你俩商量一下,DD做点什么,姐姐会舒服一点。
    然后姐弟俩就去商量了,没一会俩人就又开始开心的玩一块了。
    整个过程我们不对事件做评判,而是在感受的层面来沟通。
    不仅能建立孩子的同理心、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你还能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没偏没向!
    没点心机做不了二胎老母。
    大家有什么好套路,分享出来,咱一起套娃!
    ▼本期视频话题:▼
    姐弟互掐,却被心理师叫好?原来孩子有这种行为,说明你养得很好
    二胎家庭的残酷真相:95%的父母都偏心
    二胎家庭,比起明目张胆的偏袒,这种隐秘的“迁怒”伤害才更大
    我们是CC爸妈,家有一双儿女CC&DD。
    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
    C妈:报社育儿主编,畅销书《家长好脾气,才有好教育》、《吃好睡好不生病》作者;
    觉得文章有用,就分享给需要的朋友吧!

    真实的二胎有点吓人,家有俩娃,这三句话,奉劝你永远别说

声明:本篇经验系酷知网「www.coozhi.com」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到867个赞
睡过了的女人,是不可能做朋友的
现实生活中,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千奇百怪。有些人,是因为深深爱上了对方,所以才选择了在一起。有些人,只是因为对对方有了一时的好感,因为寂寞在作祟,因为一时冲动,所以也滚了
骨子里“好色”的女人,都少不了这三个共性,难以隐藏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女人身上散发着一种难以隐藏的“好色”气质。她们或许妩媚动人的一笑,都透露着她们鲜明的特质。而正因为她们的独特,让人不禁想要深入了解她们的内心世界。这样
珍惜眼前人 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
人生中有许多陌生人,他们可能是我们的邻居、同事、甚至是我们路过的陌生人。他们与我们之间没有过去的交情,也没有未来的承诺,但他们或许可以成为我们生命中的知己。在这个充满未知与
异性相处 女人对你起这些“反应” 往往还在暗示“捅破窗户纸”
眼神交流、害羞紧张、亲密接触,这些都是她们对我们情感的一种表达。在日常的相遇中,我们和异性之间的互动往往包含着一些深意,让人难以捉摸。尤其是女性,她们的暗示常常让人琢磨不透
回避型依恋分手后,会不会后悔?
回避型依恋分手后,会不会后悔?
人到中年才明白,男女之间有纯友谊,原来是这个原因
知乎有这样一个问题:“男女之间真有纯友谊吗?”下面有三条回答引发热议,他们大致的意思是:
异性朋友相处,要做好这几个分寸
在我们的情感生活中,与异性建立友谊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异性朋友之间的互动和相处既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又可以为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支持。然而,对于中年人来说,与异性朋友相处
喜欢发朋友圈的女孩子,内心是这几种心理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朋友圈已经成为现代人展示自我、分享生活的重要平台。在这个数字时代,我们常常会遇到那些喜欢发朋友圈的女孩子,她们总是能在虚拟的世界里散发出活力和魅力
制止6岁男童上女厕被辱骂,她让父母反思:变态狂是怎么养成的?
在男孩的性教育上偷懒,最后买单的一定还是自己的孩子。 从小教男孩性别意识、相处边界、尊重女性,是每位父母的责任。 最近,哈尔滨一位年轻女孩被疯狂辱骂近半小时的事件,在网上闹得沸
男人想分手不会明说会把这三句话挂嘴边别傻傻不知道
结束一段感情很正常,毕竟并非每一段感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对的。当爱情不再存在时,应该勇敢地告诉对方。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却很少有人能够真
走到中年,亲戚不亲了,做好“三事”,你就会赢
然而,当人走到中年,很多事情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其中,亲朋好友的关系也渐行渐远。
一个人到底过得好不好,从他穿的鞋子可以看出来
在生活中,鞋子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服饰之一。它承载了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脚,帮助我们前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Sitemap
免责声明:酷知网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2018 荆门市念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40349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