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网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登录

人到老了很现实:孙子与外孙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姓氏?优质

100次浏览 | 2023.04.11 08:32:06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简要回答

孙子与外孙,在老人心里地位真的一样吗?
前段时间,邻居林大爷家的小外孙出生了,老两口包了一个1000块的红包,送给孩子当“喜钱”。
谁成想,林大爷的女儿却不愿意了。
原来,前几年孙子出生的时候,林大爷老两口不仅包了10000块的大红包,还给娃买了小金锁,那叫一个喜笑颜开。
可轮到外孙这,就一个“干巴巴”的红包,女儿觉得受到了差别对待。

事实上,不止是林大爷,在很多老一辈人的眼里,外孙地位都是远远比不上孙子的。

俗语里说“外甥是狗,吃完就走”,正是反应了老人对待孙子和外孙的态度差别。

而之所以老人会觉得孙子与外孙亲疏有别,不仅仅是因为姓氏,背后的原因往往更现实。
孙子是后代延续,能帮忙养老
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无论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还是“随父姓”,时时刻刻都在提醒我们:
女性出嫁之后,与娘家人更像是“亲戚”关系,不再会像原来那么亲近。
自然而然,老人们往往也就会认为,孙子才是后代延续,而外孙不过是一门“亲戚”而已。

人到老了很现实:孙子与外孙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姓氏?

从心理学上来看,很多老人心里都会存在一种自我保护的投射。

他们发自内心地觉得,等自己到了垂暮之年,能在病床前忙前忙后,尽心尽力照顾自己的,是孙子而不是外孙。
换句话说,孙子能帮忙养老,但外孙不行。
由于这种思想观念的长期影响,老人在对待孙子和外孙时,无形中就会对孙子寄予厚望,对外孙则没有帮忙养老的期待。
表现在行动上,老人对孙子自然会更亲近,对外孙的感情相对就会差一些。

人到老了很现实:孙子与外孙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姓氏?

“区别对待”导致与外孙关系更生疏

爱都是相互的,当老人对孙子比对外孙更疼爱,对二者“区别对待”时,孩子也会有明显的感知。

反馈在与老人的关系上,就会导致外孙与老人更加生疏。
比如有些老人,嘴上说着“孙子外孙都是一家人”,可在实际照顾时,明里暗里都会更偏向于孙子。
虽然孙子与外孙都守在身边长大,但因为老人的区别对待,孙子对老人的感情,还是会远比外孙更加深刻。
这也就导致了,当老人年龄越来越大,需要子孙后辈进行反哺时,孙子往往会表现得全心全意,而外孙的表现则相形见绌。

人到老了很现实:孙子与外孙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姓氏?

心理学上有种理论叫“自我服务偏差”,意思是人的潜意识会在回忆中美化自己,将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把发生坏事的原因归咎于他人。
于是,当外孙和孙子对待老人的态度有所差别时,老人往往会认为“外孙就是外孙”,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到头来还是亲孙子与自己更亲近。
可实际上呢?
老人在养育两个孩子的过程区别对待、厚此薄彼,早已在孩子内心深处埋下了“亲疏有别”的种子。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老人自己对待孙子和外孙的态度不同。

人到老了很现实:孙子与外孙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姓氏?

孙子和外孙本质相同,关键在自身心态

虽然姓氏不同,但从血缘关系上来说,孙子和外孙其实并没有亲疏之分,本质是一样的。

关键还是老人自身的心态,有没有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做到“一碗水端平”。
就拿我自己来说,小时候基本是在姥姥姥爷家长大,童年时期最深刻的记忆,也几乎都与这两位老人有关。
尽管家里孩子众多,但两位老人对孙子和外孙的态度,并没有什么不同,也不会有任何偏心。
如今我们表兄妹已经长大,每次回家看望老人时,都是依旧如儿时一样亲密无间,不仅兄弟姐妹间的关系很好,在老人面前,也从未有孙子和外孙的区别。

人到老了很现实:孙子与外孙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姓氏?

反观身边另一个例子,女儿生完宝宝之后,因为婆婆身体很差,本想把孩子姥姥请到家里来帮忙带娃。

可老人明明有时间,却断然拒绝了女儿的请求,女儿不得不辞职在家,成了一名全职宝妈。

后来小孙子出生,这位老人又主动请缨,住到了儿子家帮忙照顾,这下彻底伤透了女儿的心。
像这样的姥姥姥爷,外孙自然不可能太亲近。
因此,不管传统观念如何,爱永远都是相互的,老人能否对孙子与外孙不偏不倚,这才是关键。

人到老了很现实:孙子与外孙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姓氏?

结语: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与时俱进。

在对待孙子和外孙的问题上,现在很多老人的态度已经有了变化。
无论孙子还是外孙,希望未来都能被老人不分亲疏、公平对待,这才是作为长辈的应有之义。
今日话题:你觉得孙子和外孙有区别吗?

人到老了很现实:孙子与外孙的区别,不仅仅在于姓氏?

声明:本篇经验系酷知网「www.coozhi.com」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到886个赞
妈妈总吼孩子会有什么影响 经常吼骂小孩如何补救
妈妈总是吼孩子,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比如孩子会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等心理问题,他们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并且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妈妈会发现孩子缺乏自信
妈妈年纪大了脾气大怎么办 妈妈脾气暴躁怎么办
妈妈年纪大了,脾气比较大,我们需要尽可能的去理解妈妈。毕竟老年人的情绪波动可能是身体机能衰退所引发的。妈妈这时候可能处于更年期,荷尔蒙变化等等因素,所以情绪不太稳定。我们对
母女决裂如何缓和关系 母女关系不好怎化解
母女决裂产生矛盾,需要双方都能够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毕竟通过有效的沟通之后,能够让双方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从而能够有效地解决母女之间的关系。只是在沟通的时候要注意
父母每天吵架对孩子影响有哪些 家庭经常吵架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每天吵架对孩子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比如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孩子往往会将父母之间的冲突归咎于自己,认为是自己的原因导致了父母的争吵。而这种自责和内疚感往往会让孩
所有夫妻关系的变坏,都是从这两个字开始的
夫妻关系是一个需要不断经营和维护的珍贵纽带。然而,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夫妻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甚至走向了破裂。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夫妻关系的变坏往往始于两个字:沟通。
父母晚年感情不合怎么办 父母老了还关系不好怎么办
父母亲晚年感情不和的时候,建议先尝试跟父母亲深入的沟通。只有了解父母亲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所在,并且通过耐心的倾听和理解,通常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立场和感受,从而能够解决问题。
家庭不和睦的原因是什么 一家人不和谐的根源是什么
家庭不和睦,可能是沟通不畅。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不足。而有些家庭成员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时候,可能会采用攻击性的语言或者是直接沉默不
成年后与父母疏远怎么办 和父母疏远了的处理措施
成年以后与父母疏远,此时应该主动去沟通。一般跟父母坦诚交流,让他们了解子女的想法和感受。当然作为子女也需要学会倾听父母的观点和担忧,其实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增进彼此的理解和
婆媳关系如何处理好 怎么处理婆媳矛盾
想要搞好婆媳关系,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建议婆媳双方要经常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对方的意见和看法。一般在沟通时要注意语气和态度,避免用攻击性的语言或者是态度,当然要学会倾
父母不理解我怎么办 怎么和父母搞好关系
父母不理解我,此时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父母的意见,我们并不同意他们的看法,但需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只有在尊重的前提下,才可以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且寻求共
婆媳感情破裂怎么处理 婆媳矛盾最好的处理方法
婆媳感情破裂,想要解决问题需要找到婆媳矛盾的根源。在平时婆媳矛盾的根源在于生活习惯价值观和沟通方式的不同。要说婆婆和儿媳妇来自于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经验,而
母女经常闹矛盾怎么办 如何和控制欲强的母亲相处
母女经常闹矛盾,要是因为母亲控制欲比较强,建议子女要理解和尊重。母亲的控制欲比较强,主要是对子女的关心和保护。虽然这种方式并不被子女所接受,但理解母亲的动机往往有助于减少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Sitemap
免责声明:酷知网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2018 荆门市念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40349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