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网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登录

孩子“假节俭”有多可怕,家长要提高警惕,以免以后难出息优质

1219次浏览 | 2023.05.16 07:49:02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简要回答

古往今来,纵观历史的长河,勤劳节俭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粮食更是被大家奉为圭臬,成为人人都要遵守的公约,古有李绅写下《悯农》告知天下人一定要节约粮食,深谙“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今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种植出杂交水稻,救活了全中国人。
这一个又一个呼吁人们要勤俭节约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里并没有失去光泽,反而因为岁月的大浪淘沙而变得越发闪亮,这样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遵守,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对于老一辈人的优秀品质,作为后辈的我们一定要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下去。

  • 01

    小时候的我们,从记事开始,父母的谆谆教导在耳边一直萦绕着,“珍惜粮食,勤俭节约”、“不把饭吃干净的小朋友会被坏人抓走”如此类的话语仿佛在脑海里如电影情节般一幕幕闪过,打小我们就知道要节约粮食,珍惜粮食,除了粮食以外,对于其他东西也讲究节约二字。
    但是最近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假节俭”,什么是假节俭呢?如果孩子讲节俭的话,这对于他的未来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来讲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天,奶奶带着孙女去超市购物,在蔬菜区挑挑拣拣,好不容易买好了蔬菜,打完称回来之后,趁着导购员不注意,又偷偷塞了几个土豆进去,这一些小动作都被孙女看在眼里。路过超市的新品尝试区域时,奶奶和孙女都走不动腿了,于是停下来试吃新品,一个个草莓颜色诱人,新鲜多汁,个头还非常的大,奶奶随手就拿起三四个往嘴里塞,并把剩下的都给了孙女。

    孩子“假节俭”有多可怕,家长要提高警惕,以免以后难出息
  • 02

    这时可把导购员给吓坏了,连忙劝道:“阿姨,我们这个草莓不能这么吃,这个只是用来试吃的,您吃这么多会影响我们的工作的。”奶奶听到随即破口大骂:“你摆在这里不就是为了给人吃的吗?我吃了还会不买吗?”孙女在一旁也点头附和道。不远处的妈妈听到两人的吵闹声,连忙赶了过来,赶忙制止了婆婆的言论,并买了三盒草莓,来结束这场尴尬的闹剧。
    你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吗?在他们走出超市不远,女儿满心欢喜地拿出兜里的草莓,对妈妈说:“妈妈,你看我多节约,这些都是不要钱的。”妈妈看到这一幕头都大了,他看到自己的孩子一点点沾染起小市民的气息,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分析:“假节俭”容易坑娃,孩子长大之后难有出息
    上面这个故事充分地说明了什么是假节俭,奶奶的贪小便宜行为,自认为是省了钱,又吃了东西,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孰不知,她的种种行为已经被孙女学了去,并认为这种做法是好的品质,耳濡目染的教育和家庭氛围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家长做出了错误的榜样,对孩子的未来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诚然,如果家庭的氛围亦是如此,对于孩子的教育只会越来越差,学习这种没用的假节俭,会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世界观产生扭曲的现象,甚至让孩子小小年纪便学会了小偷小摸、爱占小便宜的不良行为。

    孩子“假节俭”有多可怕,家长要提高警惕,以免以后难出息
  • 03

    下面三种情况讲的是假节俭的一些特征,希望在你家孩子身上没有发现这样的特点。
    一、喜欢“占便宜”的孩子
    首先要讲到的就是爱占便宜的孩子,和同学一起出去吃饭,如果对方提出付款,自己却无动于衷,甚至对于对方这种行为感到了窃喜,暗自庆幸自己“逃过一劫”,对于自己的行为不自知,这是一种占便宜的现象。换句话说,就是总想不劳而获,不付出任何东西就想收获到与别人同样,甚至比别人更好的东西,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情况,就是被定义为占便宜。
    二、“贪小便宜”,往往吃亏的是自己
    有人也喜欢把贪小便宜成为是小市民心理,其实这种心理多发于上个世纪,因为那时候物质交通什么都不发达,想吃一口饱饭都是难事,在无法解决温饱问题的情况下,人性的劣根性不就体现出来了吗?
    把时间往前推移几十年,你会发现那时候如果有人将钱撒落一地,甚至是把米撒在地上,周围的群众都会上去一抢而空。再把时间推回来,如果现在发生这样的情况,周围的群众都会非常热心地帮助你把东西捡好,再完好无损地还给你,这就是区别。
    如果喜欢贪小便宜,其实往往吃亏的都是自己,因小失大的故事时有发生,因为贪小便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人也大有人在。
    三、“小气”的人是交不到朋友的
    其次,如果一个人过于小气,那么他在生活中也很难交到真心朋友,甚至身边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退一万步来说,只是对于钱财方面很小气,那也许会有人理解,但是如果在方方面面都表现得非常小气,脾气也不大度,那么在现实生活里,你将寸步难行。
    都说在家靠父母,外出靠朋友,这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打点的不都是人心嘛,自私狭隘的人是不会得到尊重和理解的,当别人有求于你时,你选择袖手旁观,视而不见。那么在将来的某一天,当你向别人求助时,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你。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做一个大度的人,不要去贪那些所谓的小便宜,当自己做好了这些事情的时候,对于孩子的教育也会非常简单,把你身体力行地告诉孩子,什么样的东西是不能够被容忍,什么样的行为是不被原谅的,那么孩子自然也会明白,家长的用心良苦,长大以后必然也会成为你所希望的人。

    孩子“假节俭”有多可怕,家长要提高警惕,以免以后难出息

声明:本篇经验系酷知网「www.coozhi.com」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到536个赞
妈妈总吼孩子会有什么影响 经常吼骂小孩如何补救
妈妈总是吼孩子,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比如孩子会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等心理问题,他们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并且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妈妈会发现孩子缺乏自信
妈妈年纪大了脾气大怎么办 妈妈脾气暴躁怎么办
妈妈年纪大了,脾气比较大,我们需要尽可能的去理解妈妈。毕竟老年人的情绪波动可能是身体机能衰退所引发的。妈妈这时候可能处于更年期,荷尔蒙变化等等因素,所以情绪不太稳定。我们对
母女决裂如何缓和关系 母女关系不好怎化解
母女决裂产生矛盾,需要双方都能够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毕竟通过有效的沟通之后,能够让双方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从而能够有效地解决母女之间的关系。只是在沟通的时候要注意
父母每天吵架对孩子影响有哪些 家庭经常吵架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每天吵架对孩子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比如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孩子往往会将父母之间的冲突归咎于自己,认为是自己的原因导致了父母的争吵。而这种自责和内疚感往往会让孩
所有夫妻关系的变坏,都是从这两个字开始的
夫妻关系是一个需要不断经营和维护的珍贵纽带。然而,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夫妻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甚至走向了破裂。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夫妻关系的变坏往往始于两个字:沟通。
父母晚年感情不合怎么办 父母老了还关系不好怎么办
父母亲晚年感情不和的时候,建议先尝试跟父母亲深入的沟通。只有了解父母亲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所在,并且通过耐心的倾听和理解,通常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立场和感受,从而能够解决问题。
家庭不和睦的原因是什么 一家人不和谐的根源是什么
家庭不和睦,可能是沟通不畅。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不足。而有些家庭成员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时候,可能会采用攻击性的语言或者是直接沉默不
成年后与父母疏远怎么办 和父母疏远了的处理措施
成年以后与父母疏远,此时应该主动去沟通。一般跟父母坦诚交流,让他们了解子女的想法和感受。当然作为子女也需要学会倾听父母的观点和担忧,其实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增进彼此的理解和
婆媳关系如何处理好 怎么处理婆媳矛盾
想要搞好婆媳关系,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建议婆媳双方要经常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对方的意见和看法。一般在沟通时要注意语气和态度,避免用攻击性的语言或者是态度,当然要学会倾
父母不理解我怎么办 怎么和父母搞好关系
父母不理解我,此时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父母的意见,我们并不同意他们的看法,但需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只有在尊重的前提下,才可以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且寻求共
婆媳感情破裂怎么处理 婆媳矛盾最好的处理方法
婆媳感情破裂,想要解决问题需要找到婆媳矛盾的根源。在平时婆媳矛盾的根源在于生活习惯价值观和沟通方式的不同。要说婆婆和儿媳妇来自于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经验,而
母女经常闹矛盾怎么办 如何和控制欲强的母亲相处
母女经常闹矛盾,要是因为母亲控制欲比较强,建议子女要理解和尊重。母亲的控制欲比较强,主要是对子女的关心和保护。虽然这种方式并不被子女所接受,但理解母亲的动机往往有助于减少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Sitemap
免责声明:酷知网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2018 荆门市念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40349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