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网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你好!请登录
登录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琐事不争,大事不责,遇事一起扛​优质

692次浏览 | 2023.06.12 19:31:36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简要回答

家,是每个孩子生命开始的地方。
少一些争执,多一些包容;少一点责备,多一点理解,家庭才能成为孩子幸福的驿站和情感的归宿。
主持人蔡康永曾说过一个观点:
“人与人之间有一个情感账户,每次让对方开心,存款就多一点;
每次让对方难过,存款就少一点。”
其实,家庭成员之间更是如此。
一个家如果能不断储蓄感情,哪怕没有足够的物质,丰盈的爱意也足以支撑一家人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
反之,如果一个家总是消耗情感账户,即使日入斗金,每个人的生活也不会幸福。
很多时候,正是相处模式,决定了一个家的情感账户最终是盈余还是破产。
那么,什么才是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呢?

  • 01

    琐事不争
    俗话说得好:
    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是非对错的地方。
    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往往离不开彼此的包容和理解。
    作家杨绛在《我们仨》一书中曾讲述过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
    有一回,杨绛和钱钟书在出国的轮船上,因为一个小小的法语发音争吵了起来。
    杨绛说钱钟书发音不准,带着乡音。
    钱钟书则极力反驳,还因为不服气,说了许多伤感情的话。
    同样的,杨绛也拿最伤人的话反唇相讥。
    最后,彼此都不肯让步的两个人找来了同船的一位法国人公断,对方告诉他们,杨绛的发音是对的,是钱钟书错了。
    直到这一刻,杨绛才意识到:
    “我虽然赢了,但我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随后,两人约定好,“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
    就这样,结婚几十年,钱钟书夫妻俩几乎再没吵过嘴、红过脸。
    在他们的努力下,小女儿钱媛从小就沐浴在家庭和睦的暖阳中,渐渐也养成了豁达、开朗的性格。多年后,钱媛遇见了第二任丈夫杨维成。
    那时,杨维成已有一双儿女,大儿子杨宏建更是正值青春期。
    这样的重组家庭,像是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
    但钱媛却用自己的大度和真心一次次化解了争执,征服了两个孩子的心。
    而在钱媛看来,这份不计较的智慧,正是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
    她曾表示:
    “我特别感激爸爸妈妈,因为他们相亲相爱、琴瑟和鸣,所以我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孩子。
    我见过好的家庭是什么样的,从而拥有了相对健康的爱的敏锐嗅觉,知道怎么往正确的方向跑。”
    牙齿和舌头在一起,尚且有磕碰的时候,更何况是家人之间的相处。
    如果处处都要争个高低对错,最终,也不过是赢了道理,输了感情,得不偿失。
    所以,越是聪明通透的人,越懂得包容退让。
    正如法国哲学家蒙田所说的:
    “一个人能和家人和睦相处,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
    而从小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也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争不吵不计较,用宽阔的心胸处理生活中的矛盾。
    因为他们知道,和和美美,才是一个家最好的风景。
    只要家人之间互相理解,相互包容,再苦再难的日子都能被爱与温情所治愈。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琐事不争,大事不责,遇事一起扛​
  • 02

    大事不责
    前段时间,博主@黑猫白袜子发了这样一则微博:
    他出门旅游,坐飞机时,遇见了一家人。
    这家人里,有一个小孩子的证件过期了,孩子妈妈就陪着他没有登机,转而回家了。
    其余的家庭成员则按照计划,继续旅行。
    但因为其余的家庭成员的行李,都是挂在这位妈妈的名下托运的,这些行李自然也就被退回了。
    如此一来,他们每个人相当于就只有一张身份证,什么都没带就出来旅行了。
    博主设想了一下:
    如果类似的情况发生在自己,或是自己父母身上,势必是要大发雷霆、相互指责一番的。
    然而,这家人却截然相反:
    他们丝毫没有气恼,只是打电话托人帮忙拿行李,随后,找人寄个箱子到旅行的目的地,全程气氛都很松弛。
    甚至这家人中另一个初高中模样的孩子,都丝毫没有表现出紧张、不安等情绪。
    飞机起飞后,他们仿佛完全没有受到这次突发事件的影响。
    只是开心地讨论了下,等落地后是不是该买点生活用品,就为先前发生的意外画上了句号。
    而这一刻,坐在一旁的博主,却不知为何有点想哭。
    他感叹道:
    “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么松弛的家庭关系…”
    没想到,看似简单的一则微博,却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共鸣。
    不少人表示,自己从小到大只要做错一件小事,就会挨打挨骂,以至于现在,对待他人的过失也是十分苛刻。
    看了这些评论后,我一下子想起了心理学上的一个名词:
    异化的沟通方式。
    指的是遇事后,不想着如何解决问题,只顾着责备对方的一种沟通方式。
    心理咨询师周慕姿在书中曾提到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对父母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女儿了。
    突然有一天,女儿打电话回家,说自己终于放假了,接下来她准备跟朋友出国旅行。
    父亲听后,怒气冲冲道:
    “你有没有听过‘父母在,不远游’?
    一放假就想着出去玩,丝毫没有考虑过父母的感受,我怎么会养出你这种不孝女!”
    于是,女儿只得气鼓鼓回了家。
    但父女俩却都因赌气不肯跟对方说话,局面一下子陷入了“两输”的状态。
    倘若一开始,父亲听完女儿的安排,不是责备,而是说:
    “听到你放假了,爸爸妈妈很开心,也很想念你,你要不要安排一两天回来看看我们呢?”
    那么结局或许就大相径庭了。
    心理学上的“南风效应”提醒我们:
    与孩子相处时,温和的关怀永远胜过严厉的叱责。
    疾言厉色的父母,一张嘴就是无休止的指责和批评,最终,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而春风般和煦的父母,则能够用松弛感搭起一道桥梁,一点点拉近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
    要知道,一万句“都怪你”,也不如一句“我陪你”。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琐事不争,大事不责,遇事一起扛​
  • 03

    遇事一起扛
    最近,听说了老家一位亲戚的经历,感触颇深。
    亲戚和妻子原本经营着一家小工厂,夫妻二人勤勤恳恳,生意也一直都不错。
    可突如其来的疫情,却让工厂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一开始,只是订单减少。
    艰难支撑了半年后,亲戚的工厂彻底没了生意,为了止损,只得匆匆遣散了工人。
    这时,上初中的儿子察觉到家里气氛不对,追问父母发生了什么。
    亲戚的妻子不愿意说,只是摇摇头,敷衍道:
    “小孩子家家的,只要念好自己的书就够了,其余不关你的事。”
    见儿子不罢休,亲戚没办法,只得将工厂的情况告诉了儿子。
    说到最后,亲戚哽咽了。
    儿子反而像个小大人似的宽慰他:
    “工厂虽然没了,但咱们一家人至少还生活在一起……”
    一夜之间,原本叛逆、敏感的儿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开始学着关心父母,给父母打气。
    在儿子的鼓励下,夫妻俩重整旗鼓,在夜市支起了一个小吃摊。
    儿子每天一放学就过来帮忙,没客人的时候,就蹲在花坛边上做作业。
    夫妻齐心协力,孩子懂事体贴。
    谈起亲戚家时,大家言辞间都是满满的羡慕和敬佩。
    中国高教学会学习科学分会会长魏书生曾指出,一个人的头等大事,就是承担家庭责任。
    现在,很多家长总觉得唯有“学习”才是孩子的份内事,其余的一切都不让孩子操心,哪怕自己吃糠咽菜,也要保证孩子应有尽有。
    可实际上,孩子也是家庭的一份子。
    有了帮父母分担重担的机会,即使是与黄土相伴的生活,也能活成黄金般的岁月。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琐事不争,大事不责,遇事一起扛​
  • 04

    有人曾对杨绛说:
    “你们夫妻俩一个是学者,一个是作家,可谓是大成就。”
    没想到,杨绛却淡淡回答道:
    “作家不算多大成就,我最大的成就是我有一个好家。”
    如何将家庭变成自己最宝贵的财富?
    最好的办法,就是琐事不争,大事不责,遇事一起扛。
    父母把握好这三个关键,家庭自然能够经营得温馨美好,孩子也能在爱的氛围中,成长得更加豁达、自信、有担当。
    点个“赞吧”,愿我们都能拥有一个和睦、温暖的家庭,并将这份幸福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一个家最好的相处模式:琐事不争,大事不责,遇事一起扛​

声明:本篇经验系酷知网「www.coozhi.com」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到611个赞
妈妈总吼孩子会有什么影响 经常吼骂小孩如何补救
妈妈总是吼孩子,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比如孩子会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等心理问题,他们可能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并且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妈妈会发现孩子缺乏自信
妈妈年纪大了脾气大怎么办 妈妈脾气暴躁怎么办
妈妈年纪大了,脾气比较大,我们需要尽可能的去理解妈妈。毕竟老年人的情绪波动可能是身体机能衰退所引发的。妈妈这时候可能处于更年期,荷尔蒙变化等等因素,所以情绪不太稳定。我们对
母女决裂如何缓和关系 母女关系不好怎化解
母女决裂产生矛盾,需要双方都能够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毕竟通过有效的沟通之后,能够让双方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从而能够有效地解决母女之间的关系。只是在沟通的时候要注意
父母每天吵架对孩子影响有哪些 家庭经常吵架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每天吵架对孩子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比如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孩子往往会将父母之间的冲突归咎于自己,认为是自己的原因导致了父母的争吵。而这种自责和内疚感往往会让孩
所有夫妻关系的变坏,都是从这两个字开始的
夫妻关系是一个需要不断经营和维护的珍贵纽带。然而,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夫妻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甚至走向了破裂。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夫妻关系的变坏往往始于两个字:沟通。
父母晚年感情不合怎么办 父母老了还关系不好怎么办
父母亲晚年感情不和的时候,建议先尝试跟父母亲深入的沟通。只有了解父母亲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所在,并且通过耐心的倾听和理解,通常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的立场和感受,从而能够解决问题。
家庭不和睦的原因是什么 一家人不和谐的根源是什么
家庭不和睦,可能是沟通不畅。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不足。而有些家庭成员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时候,可能会采用攻击性的语言或者是直接沉默不
成年后与父母疏远怎么办 和父母疏远了的处理措施
成年以后与父母疏远,此时应该主动去沟通。一般跟父母坦诚交流,让他们了解子女的想法和感受。当然作为子女也需要学会倾听父母的观点和担忧,其实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增进彼此的理解和
婆媳关系如何处理好 怎么处理婆媳矛盾
想要搞好婆媳关系,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建议婆媳双方要经常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对方的意见和看法。一般在沟通时要注意语气和态度,避免用攻击性的语言或者是态度,当然要学会倾
父母不理解我怎么办 怎么和父母搞好关系
父母不理解我,此时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父母的意见,我们并不同意他们的看法,但需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只有在尊重的前提下,才可以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且寻求共
婆媳感情破裂怎么处理 婆媳矛盾最好的处理方法
婆媳感情破裂,想要解决问题需要找到婆媳矛盾的根源。在平时婆媳矛盾的根源在于生活习惯价值观和沟通方式的不同。要说婆婆和儿媳妇来自于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经验,而
母女经常闹矛盾怎么办 如何和控制欲强的母亲相处
母女经常闹矛盾,要是因为母亲控制欲比较强,建议子女要理解和尊重。母亲的控制欲比较强,主要是对子女的关心和保护。虽然这种方式并不被子女所接受,但理解母亲的动机往往有助于减少冲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Sitemap
免责声明:酷知网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2018 荆门市念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2024034976号-1